李夢涵是個容易走神的女孩子,無論是吃飯還是寫作業,她總是不專心,不知道她天天在想些什么。
對此,夢涵媽媽說了夢涵好多次,可就是沒有效果,媽媽也說得無力了。后來,夢涵媽媽經過一段時間觀察,發現夢涵學習的時候總是看表,原來她等著磨蹭完學習的時間等著看動畫片呢!
知道了這一點,夢涵媽媽給夢涵定了個規矩:如果專心寫作業,寫完之后她的時間就是自由的,可以自由安排。比如找鄰居小朋友玩、也可以看一會電視。這樣一來,夢涵寫作業的時候就更用心了。效率也非常高,漸漸地,她走神的毛病就改掉了,也懂的珍惜時間了。
就像夢涵一樣,通常孩子們都會覺得學習的時間很漫長,于是就會拖拖拉拉磨蹭時間。家長不妨從另一面入手,規定任務量,而不是學習的時間,讓孩子早完成早休息。
孩子做作業磨蹭、做事情拖拉,這都屬于不會管理時間的范疇,想要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,除了像上文中夢涵媽媽一樣用獎勵空余時間的方法,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。
1.至少讓孩子誤一次事
孩子不懂得珍惜時間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父母,因為父母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非常好,孩子根本不需要自己動腦筋去安排,在他的心里一定會這么想,我慢一點沒有關系,爸爸媽媽一定知道我磨蹭,會給我留出充足的時間的。如果時間快來不及,他們會提醒我。
家長應該打破常規,改掉孩子的這種慣性思維,不管他幾次試試看,讓他自己承擔誤時的后果,這樣第二次他就會牢牢記住,漸漸地他就會學會自己管理時間了。
2.你先要做個守時的父母
如果家長做事拖拖拉拉,孩子很難當機立斷。因此,家長要先拿出一個干練的樣子來,做一個表率。榜樣的力量無窮大,在家長的影響之下,孩子無形之中就會意識到要珍惜時間,從而學會安排時間。
家長除了平時要懂得守時之外,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,共同安排時間,這樣孩子就會通過實踐學會安排時間,懂得怎么分配時間更合理。當孩子做事提前安排成為一種習慣之后,那么家長就不用擔心孩子做事拖沓、沒有時間觀念了。
3.偶爾用點計時器
時間對于孩子來說有點抽象,家長可以一些計時器來幫助孩子認識時間,比如孩子做事的時候給孩子限定時間,然后用鬧鐘、沙漏等工具計時,這樣,就會讓孩子感到緊迫、懂得珍惜時間了,也可以給孩子買一塊手表,幫助孩子認識時間。
對于孩子來說,管理時間非常重要,幫孩子學會管理時間,孩子才不會做作業磨蹭、做事情拖拉。爸爸媽媽一定要重視!